黄紫昌高中 国青水平中学生放弃俱乐部试训上名牌大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夏天,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的7名高三学生接到了一家中超俱乐部的试训邀请,但家长都希望孩子先参加高考。 高考结束,7名球员被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最终没有一人选择试训走职业足球之路。 人大三高一直以来就是校园足球传统名校,这些学生足球水平不低,有国青水平。
走职业?上大学?这是一道选择题。 目前,大多家长会选择上大学,我们应该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
校园足球的初衷就是做好普及,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未来会踢球的律师、老师、工程师、科学家、公务员、文学家等各行各业的人才,但他们有一个特长就是会踢球。 走职业道路的不确定性太大,伤病问题、上场时间问题、残酷竞争问题等都会阻碍职业球员的发展。 家长处于孩子未来的考虑,选择上学也无可厚非,一但孩子踢不出来,又在青春大好年纪没有学习文化知识,会耽误孩子一生的发展。
这些孩子到大学以后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可以继续边学习、边踢球。 现在高校大多都组建有学校足球队,近几年很多知名高校开始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有专业的足球老师和教练带队训练比赛,训练比较专业化、科学化。 他们可以边学习边训练,参加大学生足球联赛CUFA,2019—2020阿迪达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12月15日在中南大学拉开大幕,共有4000支高校队伍共计4万名球员参与CUFA新赛季角逐,随着校园足球的蓬勃开展,升学通道被打开,高校球员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像人大三高的高水平运动员进入高校,CUFA的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日本、韩国的职业运动员很多都是上完大学才进入职业俱乐部,日本的低年龄段甚至是国家队经常会有大学球员入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些球员既有文化知识,又有扎实的足球基本功,如果将来进入职业队甚至是国家队,会给中国足球带入更多的知识和文化元素,提高足球智商,促进中国足球发展。 在我国,虽然有河海大学培养的李昂、青岛科技大学的邹正、北京理工大学的韩光徽、华南理工大学的蔡浩建等球员进入中超,胡明、郭子印等近百人进入次级联赛;从高中校园走出的黄紫昌、段刘愚等都在中超证明了自己;今年夺得全国校园足球联赛高中组冠军的河南实验高中的一名中学生就入选了U18国家队。这些都是校园足球的成效,但我们校园足球的整体水平与日本韩国还有不小差距,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大学也会出现国脚级球员,人大三高的几个学生说不定就有这样的球员出现,我们拭目以待。
即使这些大学球员走不上职业道路,从事其它行业,他们在选择职业上也比其他人更广阔,可以选择与足球相关的比如解说员、评论员、康复师、教练员、足球经营管理等行业,这也是它们的优势,也会推动中国足球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升。
人大三高的现象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几年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有了一定成效,实现足球多元化发展,注重青少年球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使体育与教育更好的融合发展,只有这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从事足球运动,才能使我国的足球在正确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原创作品)
评论
btPqEKXY
回复北雪平vs厄勒布鲁的比分预测 篮子哥足球推荐瑞典超:哥德堡vs北雪
ZVIzToe
回复国家德比视频直播 央视直播意甲国家德比国际米兰大战尤文